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四新”经济作为新型经济样态,是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为把握发展机遇,进一步明确公司战略规划,4月8日上午,万达集团组织召开“四新经济”专题培训会,特邀请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规划所所长、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刘德军授课。
垦利区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宋金生出席会议。
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尚建立主持会议并讲话,他指出“四新”经济昭示着未来发展方向,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东营市委、市政府将2023年确定为四新经济和数字经济攻坚突破年,并召开了专题工作部署会议。垦利区委、区政府也明确提出“要围绕发展‘四新’经济,加快构建‘龙头引领、集群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可以说,“四新”经济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产业转型、塑强优势的长远之策,也是抢抓机遇、把握主动权的关键之举。这迫切要求我们必须主动布局新的产业“赛道”,聚焦聚力四新经济和数字经济,加速释放高质量发展新活力。各生产经营单位要科学谋划“四新经济”发展,狠抓链条内伸外延,聚焦聚力研发新技术、发展新产业,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转型升级,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刘德军深入解读了“四新”经济和“两会”精神,阐述了民营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重点围绕四新经济核心价值、四新经济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等方向对万达集团下一步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明确指出了聚焦“四新”经济产业,攻坚数字经济转型是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万达集团大力实施“科技强企、创新赋能”战略,深入推进“四新”经济和数字经济发展,高度重视科研平台建设和产学研工作,目前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七个国家级实验室,各类专利千余项,十五大系列产品在我国参与起草或主持制定工艺技术标准和检测标准,集团下属三家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五家公司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六家公司获评省市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十余个项目分别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国家火炬计划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万达石化研究院填补东营港企业研究院空白,围绕石油炼化、碳三碳四深加工、精细化工材料等领域深度开展科研创新,自主研发的阿托伐他汀钙生产工艺打破国外医药公司技术垄断,产品用于新型降血脂药物阿托伐他汀钙,该项目单套生产规模全国最大,年产量占据国内市场75%的份额。公司成立了山东省首家由企业发起成立的万达精益研究院,致力于打造政、产、学、研等各领域的资源共享平台,管理创新研究与应用卓越平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目前,公司各类产品远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下一步,万达集团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跟政策指引,聚力谋划“四新”经济,积极抢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加快推动企业向创新驱动型、绿色低碳型、智能制造型方向发展,全力构建技术领先、特色鲜明、链条强韧、价值高端、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高端精细石化产业集群,为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集团公司总经理职级及以上人员,以及从事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规划的人员在主会场参会;集团公司中层副职及以上人员、驻外单位干部员工、首批青年干部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在分会场参加培训。